ChatGPT时代的法律人才培养:人大涉外律师班研究生的素质提升之路
研博论文

ChatGPT时代的法律人才培养:人大涉外律师班研究生的素质提升之路

ChatGPT是一种人工智能技术,已经在人类语言、认知和思维方面展现出很高的能力,甚至在某些方面解决问题的方式和效率超过了人类。本文作者通过一系列实际案例,展示了ChatGPT在回答人类问题方面的强大表现。作为系列文章的第三篇文章,这篇文章以“中国人民大学涉外律师方向法律硕士如何培养”为主题,作者与ChatGPT进行了对话交流,旨在从中获取一些有用的想法。
ChatGPT团队的青春魅力:90后主管,华人员工占比近半数
本科论文

ChatGPT团队的青春魅力:90后主管,华人员工占比近半数

ChatGPT团队的特色在于年轻且多样化,主要由90后组成,其中9名华人是 team 的关键成员。他们的学历背景丰富,包括本科、硕士、博士,并且拥有多所知名学校的毕业生。 OpenAI公司的成功也得益于外部公司的支持和人才输入,以及公司内部聚焦于技术研发的策略。
文章AI时代的文学:新诗与旧思考的碰撞与融合
本科论文

文章AI时代的文学:新诗与旧思考的碰撞与融合

article summarizes the sixth Chengdu International Poetry Week, focusing on "终极关怀:人类的生命与生态". poets from China and abroad gathered in Chengdu for forums, writing workshops, poetry readings, school visits, and awards. They explored Chengdu's historical culture and felt its poetic heritage while creating poems. We spoke with Daiveina,...
个人信息赋权逻辑与行使路径:权利的边界探究
研博论文

个人信息赋权逻辑与行使路径:权利的边界探究

本文探讨了 ChatGPT技术进步所带来的挑战,包括保护用户隐私和信息安全、维护公共利益和社会秩序、以及处理虚假信息和知识产权合规等问题。同时,本文介绍了一场由法学专家徐伟主讲的读书会,主题是《个人信息保护法》的实施路径和行权路径,旨在为个人信息权利体系的完善提供智识支持。
AI时代:论文代写与学术诚信的挑战
研博论文

AI时代:论文代写与学术诚信的挑战

这篇文章主要讲述了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尤其是聊天机器人ChatGPT的出现,使得学生在撰写论文时有了更多的选择。然而,这种依赖机器辅助的行为也可能对学生的学术诚信带来影响,一些学生可能会因此提交抄袭的论文。尽管有教授尝试通过监控和限制网络使用等方式防止这种情况,但仍然有许多学生成功利用ChatGPT完成论文。同时,这也对传统的论文代写机构带来了冲击,使得他们的业务量减少。总的来说,人工智能的发展在为学生提供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挑战,需要我们更加关注和引导。
国内人工智能为何做不出ChatGPT?
研博论文

国内人工智能为何做不出ChatGPT?

国内的人工智能概念都已经说了好久了,但我们为什么做不出ChatGPT,反而又是美国人引领了这一波人工智能的革命? 我们来看看ChatGPT的团队结构。ChatGPT团队的平均年龄为32岁,其中20~29岁的成员有28人;30~39岁的共50人,占61%;40~49岁的仅3人;无50~59岁年龄段的成员;60岁以上的有1人。 团队中还有9名华人,占团队总人数10%。其中5人本科毕业于清北、华科等国内名校。 可以看出,这支团队大部分人员都在30到39岁,一支30到40岁为主力的团队,却创造出这么惊人的产品,而国内那么多互联网大厂,用的大部分都是二十多岁的小年轻,却做不出这样的产品,谁说中年人就没有能力呢? 这个年龄段,如果放在国内,已经到了快被优化的年龄。用马老师的话来说,就是到了快要为中小企业做贡献的年龄。用京东的话来说,就是到了快顺利毕业的年龄。 而他们在美国,却正是雄心勃勃、年轻力壮、充满创造力的时候。美国人也丝毫不觉得这个年龄就到了被社会废弃的阶段,而是把这个年龄段的人视作充满精力,同时也能很好地适应组织与文化的阶段。 其实,这样才是正常的。一个硕士研究生毕业后,都二十大几了,他们在学校的时候不断积累理论学识,进入了社会后,也需要通过一个又一个的实际项目来积累经验,同时,还要学会与人沟通,学会人际交往。 出了社会经过好几年的历练,到了三十多岁,正好是熟悉行业、有一定技术积累、有一定人际交往能力的阶段,应该说,三十多的这个年龄段,是人生中最好的时候。 然而,在国内,这却是即将被社会淘汰的年龄。所以,有时候我们也不能怪清北学生都跑去为美国做贡献。 留在国内做程序员,大多都是吃青春饭,年轻的时候拿点相对不错的薪资,等到了三十岁以上,好像每个人都是战战兢兢的。即便你能力不错,工作态度也没问题,但企业依旧觉得你年纪大了,觉得你跟不上公司的节奏。 现实就是如此,许多员工年轻的时候每天996,把身体都干出职业病了。但只要年龄一上去,企业就不留情面地把35岁的员工淘汰了,还为自己的裁员找各种借口。 而这一批上有老、下有小,已经三十多岁的员工进入社会想要继续找工作时,发现整个行业都介意他们的岁数,找份工作十分艰难。 正是因为这种极其利己,把员工都当做机器来压榨的企业文化,导致很多清华北大的学生本科一毕业,就到国外去留学,然后就在美国找工作再也不回来了。 我们在清华北大投入了那么多的资源,这些顶尖人才一毕业就出国为美国做贡献,而我们到头来却责怪清华北大成了所谓的“美国预科班”,其实错的不是这群清北的毕业生,而是整个职场文化就有问题。 那么,只要是正常人,大概都会愿意留在美国。在美国的程序员工资更高,还没有996的工作压力,而且不会有年龄危机。 只要你一直勤奋努力,不断提升自己的技术,没有任何企业会因为你的年龄而歧视你,每一个上了岁数的求职者,都能获得自己的尊严。 这种人才环境,正是吸引世界各国的人才源源不断流向美国的原因。什么时候,我们也能真正尊重人才,优待人才,我们才能在科技领域取得很大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