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主题:王建硕, 百姓网, IT评论者, 作家
本文看点:
本文是景芳、王建硕、姜跃平三位老师的一场主题为“ChatGPT对我们意味着什么”的圆桌会谈。本次会谈,聊的是AI对于中国教育的挑战和启示。
王建硕:百姓网创始人兼董事长,IT评论者、作家。
姜跃平:21世纪教育研究理事、火柴公益理事。
本文为直播整理稿,完整直播在「郝景芳」视频号-主页-直播回放,可以查看。
ChatGPT究竟是什么
姜跃平:
作为国内最早涉足 GPT 领域的研究与应用团队之一,我们有必要向大家简要介绍 GPT 的概念,并探讨其卓越性能背后的原因。
王建硕:
春节前,不仅是百姓的AI团队进入GPT,我们整个公司所有人都转进GPT这个领域了。我认为GPT是一个语言模型,你给它一大堆的信息,ChatGPT可以把它组织成人类能够理解的语言和结构,可以说,这是人类第一次在人机交互方面的重大突破。
很多人已经被GPT基于网页的那个小聊天给惊呆了,但这只是它的无数种应用之一,有人把ChatGPT当搜索引擎,有人把它当聊天工具,我觉得更大的作用是它将来可以作为计算机和人类的各个方面的接口。可以想象,ChatGPT如果能够以自然语言的方式非常精确的跟人积极交流的话,社会生活各个层面都会产生大的技术变革。
姜跃平:
以聊天机器人为例,我们当前所见的界面仅是该领域中微不足道的一个应用,这不过是对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的冰山一角。未来,随着AI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有理由相信会有更多的应用场景得以展现。那么,从技术层面来看,目前聊天机器人有哪些表现优秀的方面,又有哪些领域尚待突破呢?首先,在对话体验方面,聊天机器人已经能够模拟人类的自然语言交流,提供流畅且富有逻辑性的回复。这得益于其强大的自然语言处理能力和大量的数据训练。此外,它们还能根据用户的喜好和需求,进行个性化的内容推荐。这些都是目前聊天机器人表现得很好的地方。然而,尽管聊天机器人在某些方面已经做得相当出色,但仍有许多领域尚待进一步突破。例如,它们的智能仍然相对有限,无法完全理解复杂的语境和含义。这是由于目前的AI技术尚未达到真正理解人类语言的水平,仍需不断研究和改进。同时,聊天机器人的适用范围也较为狭窄,主要集中在客服、教育、娱乐等领域。在未来,随着AI技术的进步,它们的应用场景将更加广泛,可以覆盖更多的生活和工作领域。综上所述,虽然现在的聊天机器人已经在对话体验等方面表现得相当出色,但仍有很多领域有待突破。随着AI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的聊天机器人将会拥有更强大的功能和更广泛的应用场景。
王建硕:
对于ChatGPT所展现出的能力,我们的惊奇之情难以言表。它是一款卓越的大语言模型,具备处理各种语言相关问题的能力,包括中文、英文以及其他40多种语言,同时还能应对与组织语言相关的信息。因此,人们纷纷称赞它是具有卓越口才的文科人才。
然而,我们需要认识到ChatGPT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特别是一些涉及专业知识,如图像处理、视频分析、逻辑推理和数学等偏理科领域的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其他辅助系统将所有结果计算出来,然后由文科生作为发言人进行表述。
姜跃平:
我清晰地记得,在你撰写的一篇作品中,你曾提及ChatGPT在数学领域的局限性,这与建硕的观点不谋而合。展望未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或许有一些工作将不再需要我们人类的亲自参与。然而,仍有某些任务无法被机器人所替代,你对此有何独到见解呢?
郝景芳:
我之前一直有一个观点,机器越聪明,人能干的活儿就越多。比如计算器在过去几十年里一直存在于我们生活中,那有计算器就不需要我们人类思考了吗?我们人类就不需要在数学、物理这些理科上发展了吗?其实恰恰相反,有了计算器我们才能更好地发展,以前我们解决不了的问题,有了计算器我们能解决了。
ChatGPT如今也具备了对话能力,这在很大程度上意味着我们的工作中又出现了一种新的可能性。现在,我们可以让AI来处理一些琐碎的事务,从而让我们能够把精力投入到更具挑战性和价值的工作中去。有了这些先进的工具,我们正朝着一个充满无限可能的未来迈进。
其实ChatGPT各方面的功能都还没有达到我的需要,我期待机器人越来越聪明,他能做到的事情越多,我们人类能做到的事情也才会越来越多。
举个例子,我自己现在给一些孩子上创意写作课,我面临着一个非常大的真实困难就是我只能收二十来个学生。因为我必须得要去看孩子们的作品,提反馈意见,我得辅导他们才行。如果我有一个机器人,他能够把我的课真正学到家,跟学生去做很好的互动,那我就可以收更多的学生了。因此,我对AI的发展充满了期待。
姜跃平:
景芳提到机器人助手的场景,我理解是对机器人提出了更高要求,相当于将来每个人可能都可以有一个对自己特别了解的特定场景的机器人。
王建硕:
我跟景芳一直在畅想,把她以前所有上课与孩子互动的资料都做成索引,灌输到ChatGPT模型里面,然后去训练,它最终会把这些内容用一种儿童可以听得懂的语言说出来,再加上数字人的声音和图像技术,这个ChatGPT俨然就是一个小景芳。我相信这对于人机交互、对于教育的影响都会非常大,所以我也很期待晚些时候能把小景芳给做出来。
ChatGPT背景下
人到底能做些什么
姜跃平:
我们可以畅想,现在“简单”、“低级”、“重复性”的活儿,以后机器人都能给咱们做了。但同时这意味着人得能够理解这个机器人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还得会指挥它、把它用好,这好像对人的能力要求更高而不是更低了。
王建硕:
在过去的一两千年里,“简单”、“低级”、“重复性”的工作其实一直在被科技替代。回到100年前,全球有97%的农业人口,此刻无论是做直播的还是看直播的所有人都该种地去了,大多数人根本没有时间可以坐在这里。正是农用机械的发明使得现在全球的农业人口已经降到4%左右了,然而另外的93%的人并没有失业。
这是一个人类走向少劳而获,直到未来走向不劳而获的过程。现在大家一提到ChatGPT总觉得这样的工具开始抢人类的饭碗了,但在我来看,AI越抢饭碗,人类的工作机会就越多,同业者越多,人们付出的劳动就越少,相对来说收入就越多,这是不可逆的趋势。所以我认为AI抢饭碗抢得最明显文字工作者、工程师这些领域的人反而拥有了最好的机会。
郝景芳:
一个工作领域效率越高其实创造的价值会更高,创造的价值高收入也更高,这就会吸引更多人去从事这个领域的工作。但是能创造更高价值的人是很稀缺的,这样的人才需要具有复合能力。比如说我们现在需要的3D建模师,我们能找到既懂美术又懂技术程序的人就比较少,所以这个领域人才需求量就很大,也就是说,现在对于能利用GPT技术去做优质工作的人才需求量是很大的。
王建硕:
中国现在大概有10亿数码摄影师,凡是会发朋友圈的都是数码摄影师。同样的,任何人只要他可以精确的指挥一个机器来工作,并且能表达一些复杂的命令,我认为它都是程序员,从这个角度来说,未来中国会有5亿个程序员。
郝景芳:
如果技术的门槛降到了我们每个人都会使用,它就不再是一个付薪的职位,而是我们的一些必备素质,比如说打字员曾经是一个职业,现在打字已经是每个人的一项必备技能了。
ChatGPT会变成一个很强大的你可以使用的工具,但是从职业的角度来讲,那么只会这个工具就不能当成一个职业了,只能说在ChatGPT基础之上再额外多的那部分才算是你的职业。
未来的人才必须是复合型人才,必须既会用程序工具,同时还得会别的——会医学,会经济,会文学,会艺术,我觉得这个意义上的人才也不能叫做程序员了,他要给机器提需求,比如指挥GPT写一篇报告,那这个报告到底要满足什么条件还得取决于这个报告的应用场景,所以人首先要理解需要的场景,然后才能够指挥机器去完成,这其实需要综合性的能力。我觉得未来对人要求还是挺高的,一个人身上必须要融合很多能力,这样他才是一个有职业素养的人。
王建硕:
大家也不用着急,当我们学的东西越来越多的时候,我们也有越来越多的东西可以不用学了,尤其那些非常占用时间的东西,那些东西都会有机器代替我们去做。人类就是这样不断的向前进化的。
我们该培养孩子的什么素养
才能让他们从容进入GPT时代
姜跃平:
我们有一个共识,这个时代对人的要求更高了,景芳多次强调了人要有复合能力、综合素养,具体来说,我们应该培养孩子的什么素养呢?
郝景芳:
所有领域的教育还是需要一定的练习,但是这个练习不能是机械重复的。一个人必须通过练习具有很好的思维能力、复合能力。我们其实应该培养通识型人才,通识不是说你在所有方面技术都特别棒,而是你意识一定要特别好。
拿美术来说,你可能画功一般,但是你非常明白什么样的画是一幅好画,你的审美必须在线。每一个人在通识思维上必须是一个综合型复合人才。无论是学文还是学理的,你都得要锻炼逻辑思维,没有逻辑,未来什么也干不了,必须能够理解他人,理解不同人的思想,也能够清晰的表达自己。在艺术上你得有感知能力,有想象力,还要有艺术的审美表达能力。
这样,在下一个时代,你才能成为一个和机器和谐共生的人才。无论你将来从事什么行业,这种通识思维都是非常必要的。技术的发展,使得我们可以借助GPT这样的工具,大大丰富学生学习和锻炼的领域,初中阶段我们就可以让孩子们去做暗物质、黑洞这些小课题。
我们希望每一个孩子在今天这个时代拥有跟技术共生的成长模式,他们不会因为技术的到来变成无用的人,而是变成由技术加持的钢铁侠。让孩子们成为复合型人才,这是我们童行现在就在做的事情。
王建硕:
孩子们还需要使用科技的能力。千万不要以为有任何一项技能不经过学习你就会用。如果你只对GPT说一句“帮我写个演讲稿吧”,就会成为新时代的文盲。你真正想要它帮你做事情的话,你的提示词,其实应该写的相对来说比较长,语义丰富才能控制它,让它精准地写出符合你需要的演讲稿。而这种控制AI的能力是需要学习的。
姜跃平:
其实景芳在文章里也提到过,用GPT时,我们给它描绘的场景越具体越丰富那它给出来的答案才越智慧、越有价值。所以,提问题、定义问题很重要。但是,中国学生在提问题方面是不擅长的。在GPT时代,这个缺陷有可能会被放大的,连提问都不会,要求他们提更有针对性的问题可能就更难了。
郝景芳:
会提问,实际上是一个综合能力。首先你一直都要有好奇心,对于很多事情是真的想要了解的,其次要有逻辑和思考能力,别人表达一个意思里,你真正能找到哪一点不通,哪一个逻辑不顺,这样才能提出好问题。第三,要有质疑精神。
以上三点,是人类新知的来源。如果要让GPT辅助我们的工作,不仅仅要学会提出一个特别好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要有领导力。你要把GPT当成你自己的一个部队,你得知道我要指挥他们干什么、去哪里;我要达到什么战略目标;我怎么才能够取胜。
这对于人的思维能力要求其实是非常高的,GPT在我们给它提出清晰的指令控制下,才能够做出我们觉得满意的好东西,否则的话他也只是一个清谈闲聊的机器人。如果真的知道怎么样让它帮你,也就是说,人具有领导力的话,GPT就可以变成强有力的助手,可以做很多一般人都做不了的工作。
GPT开启了人机对话的新时代,而这个新时代又让我们每个人必须开始新的学习征程。创新思维和创造力已然成为未来的职业刚需,那我们就从现在开始通识教育,培养孩子融会贯通的思考能力、决策判断能力和领导能力,在与AI共处的时代,愿我们的孩子做那个立于风浪之上,掌握方向的弄潮儿。
互动话题
你是如何看待AI的?你认为不可取代的竞争力是什么?欢迎和我们留言分享!
✏ 投稿 | 欢迎投递原创稿件,来稿请投邮箱:tianxiaotu@tongxingschool.com
? 转载 | 后台回复“转载”,获取授权方式
AI时代,拥有个人微信机器人AI助手!AI时代不落人后!
免费ChatGPT问答,办公、写作、生活好得力助手!
搜索微信号AIGC666aigc999或上边扫码,即可拥有个人AI助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