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主题:欧洲科学院外籍院士,清华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孙茂松教授,信息传播研究专题
在6月5日的午后,欧洲科学院的外籍院士以及清华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的常务副院长孙茂松教授,受邀在传播研究院的“信息传播研究专题”课堂上,进行了一场名为“ChatGPT和大模型:开启人类的通用人工智能之旅”的精彩讲座。此次讲座由我国的龚伟亮副教授主持,并吸引了2022级信息传播专业的博士生们积极参与。
讲座现场
孙茂松教授的讲座内容涵盖了以下三个方面:首先,他深入剖析了ChatGPT以及大模型基本原理,并对其当前的发展状况进行了详细解读;其次,他探讨了ChatGPT所带来的一系列新机遇与挑战,让我们看到了这个技术的无限可能;最后,他还从意识形态角度分析了ChatGPT可能产生的影响,为我们提供了更全面的思考视角。
孙教授首先指出,体现人类智能的核心内容就是感知与认知,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历史也正是围绕这两个词展开的。从2010年的“语音识别”、2012年的“图像识别”到2015年“机器翻译”,直到2016年的“AlphaGo”横空出世,“人工智能”技术不断实现突破,终于举世皆惊。当前以ChatGPT为标志的的人工智能大潮,是这数十年风云际会的结果,数据规模、计算能力、算法智慧三者缺一不可。
ChatGPT是一种语言生成模型,它采用自监督学习的方法,通过预测下一个单词来生成文本,从而在核心技术上取得了“从0到1”的突破。目前,这种自监督学习的 large model已经成为信息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基础模型。随着这些大型模型的广泛应用,ChatGPT也开始影响各个行业,带来了一场重新洗牌。它的出现使得人类的文化形态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的科技伦理和治理伦理问题。
在此次讲座的尾声,孙教授针对同学们提出的问题进行了耐心解答。关于人工智能领域存在的性别歧视现象,孙教授指出,这种歧视源于现实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推动技术进步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更加注重倡导正确的价值观。而对于ChatGPT对各行业产生的影响,孙教授则表示, content产业受到的冲击最为严重,而蓝领工作目前尚无明显影响。
孙教授在谈到OpenAI是否开源对我国人工智能发展产生的影响时,强调了这样一个观点:近年来,我国人工智能的迅猛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国外技术的开源。然而,这也暴露出我们在技术研究领域与国外存在的显著差距,尤其是在技术壁垒方面。具体来说,国内的技术研究更倾向于采用“就事论事”的思路,而忽视了跨文化交流与融合的重要性。相比之下,ChatGPT的研发采用了更为开放和全球化的方法,通过英文来探索语义世界,进而推动了中文训练的进一步提升。这种方法充分体现了中国“大道无形”的哲学智慧,以及OpenAI在技术研发上的高瞻远瞩。这也正是我们需要深入反思和借鉴的地方。
孙茂松教授是欧洲科学院外籍院士,国际计算语言学学会会士,中国人工智能学会会士,中国中文信息学会会士,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长聘教授、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清华大学计算机学位评定分委员会主席、清华大学大规模在线教育研究中心主任。
将AI领域的专家引入“信息传播学”课程,这是对课程前沿性和跨学科研究的有益尝试。紧随陈巍教授之后,孙茂松教授成为第二位进入传播研究院博士生课堂的清华理工科长聘教授和博士生导师。各种不同学科观念和知识体系的交流,对博士生同学们拓展学术视角和提高前沿理解能力产生了积极影响。
图文:武靖宇
编辑:刘 茜
统筹:刘 茜
指导老师:王同媛
AI时代,拥有个人微信机器人AI助手!AI时代不落人后!
免费ChatGPT问答,办公、写作、生活好得力助手!
搜索微信号AIGC666aigc999或上边扫码,即可拥有个人AI助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