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主题:ChatGPT, 人工智能通用大模型, 百度公司
【编者按】2023年2月16日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厦门大学公共事务学院/公共政策研究院和广西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特邀请专家学者展开专题研讨,讨论新一代人工智能(ChatGPT)对公共管理教育与实践的影响,会上的部分研究成果,刊发于《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2期。有道是:三家一起开会,共商神奇软件。功能天翻地覆,影响异常深远。作用并不完全,应用尚有盲点。未来究竟如何?看官且听分解!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吴晓林教授与邢羿飞撰文分析了“(ChatGPT)对社科类研究生教育的三重替代与三重强化”,特转载全文,以飨读者,
摘要
人工智能的广泛应用开启了教育的新变局,尤其是对研究生教育带来机遇与挑战。以ChatGPT为代表的新一代人工智能的应用,将出现“课堂替代、教师替代、考核替代”等三重替代,极大地冲击以知识传递为中心的教育模式。与此同时,人工智能在现实感知、道德传授和情感表达上存在内在局限,短时间内难以完全取代人类教学,而且存在降低整体学习成本、释放人类创新能力和推动学生个性化培育的潜在可能。未来的研究生教育要充分把握人工智能正反两方面功能,以个性化培养破解普遍化困境、以场景化营造避免虚拟化倾向、以思想性引领超越技术性局限,防范人工智能带来的潜在风险,推动创造性、创新性教学教育有效变革。
关键词:ChatGPT;研究生教育;人工智能;创新能力
一
问题的提出
🔥【OpenAI ChatGPT引领风暴】🚀2022年11月30日,创新巨头OpenAI重磅推出ChatGPT,全球热议如潮!这款聊天机器人以闪电般的速度,在短短5天内吸引超百万用户,仅2个月就突破亿级大关,打破记录神话!🔥👀互联网巨头竞相跟进,纷纷打造自家通用AI模型。谷歌的Bard与ChatGPT一较高下,微软则宣布全面拥抱,旗下产品无缝对接ChatGPT。💡百度也不甘示弱,计划推出名为“文心一言”的聊天机器人,预计在2023年3月完成内部测试,即将面向大众!🔥ChatGPT的崛起不仅改变了科技格局,也引领了一场AI技术革命。我们期待更多这样的创新,为用户提供更智能、便捷的服务。🏆🚀
🎓💻ChatGPT教育革命:斯坦福学子青睐的背后与科研界的谨慎态度💡在教育科技领域,ChatGPT以其强大的辅助功能引发了广泛关注。据《斯坦福日报》一项匿名调查显示,约17%的斯坦福大学学生(4,497名)已将其融入学习,用于作业和考试的撰写,成为他们高效学习的新帮手。👀Study.com的全球调查数据进一步佐证了这一趋势,超过89%的学生使用ChatGPT来应对家庭作业挑战,48%的学生用它进行小测验复习,53%的学生运用它撰写论文,22%的学生依赖它生成大纲,这无疑展示了其在学术场景中的广泛应用。然而,科研界的严谨性不容忽视。2023年1月24日,《自然》杂志明确指出,任何AI工具都不应被视为研究论文的署名作者,强调了学术诚信的重要性。同一天,《科学》杂志也发出警告,禁止使用ChatGPT生成的内容出现在作品中,确保原创性和学术严谨性。国内一些学术期刊更是表明立场,暂不接受大型语言模型如ChatGPT作为单一或联合署名的文章,这反映出对其潜在学术影响的审慎评估。尽管ChatGPT带来了便利,但教育和科研领域正逐步适应并调整其角色,以确保知识的准确传承与创新。未来,如何在利用科技的同时保持学术诚信,将是教育者、研究者以及科技公司共同面临的挑战。
与此同时,人们也意识到在高等教育领域使用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是不可避免的。《自然》杂志发表的一篇评论文章就强调,当务之急是学术界应就这一潜在颠覆性技术的可能影响开展讨论,并提出“务必要人工持续对模型进行校对、制定问责制的规则、投资于真正开放的大语言模型、拥抱人工智能的好处、扩大辩论范围”等五条建议。那么,面对“未来已来”的人工智能,既有的研究生教育模式应该何去何从?以ChatGPT为代表的新一代人工智能会给研究生教育带来哪些影响?面向智能时代的高校研究生教育又该向何处发展?本文将在回顾研究生教育传统功能定位的基础上,讨论新一代人工智能的潜在冲击和机遇,并展望智能时代研究生教育的发展走向。受限于文章篇幅和笔者的知识背景,本文所讨论的研究生教育限于政治学、公共管理等社科领域。
二
研究生教育的核心内涵与基本模式
相较于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的核心内涵和教学模式上都展现出不同的特点。
(一)研究生教育的核心内涵
其一,立足前沿的教学内容。教授和学习的重心均不再局限于一般的基础知识,而是更加关注前沿性的创新型知识,帮助学生树立创新思维。在此过程中,教师围绕研究热点和前沿问题设置课程单元,这既保证了课程的开放性、灵活性,也有助于更好地集中学生的时间和精力,服务于其自身的科研创新之中。同时,在社科类研究生的教学过程中,阶段性的研究论文、毕业时的学位论文都是学生学习中的必备要求。在撰写研究成果的时候,学生被要求应用新方法、使用新材料、得出新结论。这样,开展前沿议题的教与学,本身服务于研究工作的开展,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创造学习与研究的高度关联,进而实现学生科研创新行为的内在动机驱动。
其二,以学生为主的教学形式。在研究生教育中学生无疑居于核心地位,学生通过自主学习的方式,尝试解决创新中所面临的各类困难和问题,这也将为他们在日后工作中解决类似问题打下基础。同时,学生经常需要以团队、小组的形式完成各类作业和展示任务,这会使得学生能够领悟团队合作的意义,了解和掌握合作的技巧。当然,以学生为主并不意味着对学生的完全放手,相反对教师调动学生、引导学生的要求更高。教师仍需讲授部分相对重要或者学生理解起来有难度的内容,并且预留给学生进行探讨的时间。师生通过讲授、研讨等多种方式实现互相交流与协同并进,由此达到良性互动,实现有效学习。
其三,面向实践的教学过程。社科类研究生的学习和科研内容具有鲜明的实践导向,它伴随着对社会发展实务的高度兴趣,牵连着对社会变革发展的热切追问,包含着学以致用的社会期待。具体来看,这一过程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社会科学关注的核心问题始终是现实世界的发展前沿,高度关注那些能够影响人类共同体美好生活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二是研究过程并不停留于“空对空”式的理论想象之中,而是较多通过社会实验、实地调查等手段开展,让学生在现实生活的“小切口”中发现时代变革的“大问题”;三是研究的成果并不仅仅停留于课堂之上或论文之中,而是能充分融入生活与工作实践,以更好地运用学习成果服务社会的整体发展。同时,这种方式也意味着学生不能拘泥于既有的学术议题框架和理论模型中,而是要通过自己的亲身实践与探索发现问题、找寻真理,并根据实践结果及时修正和完善学术观点。
其四,科学探究的教学目标。科学研究的思维与方法很难通过知识传授而获取,质疑、探索、发现的探究过程更有利于学生掌握其精神内涵。因此,研究生教育带有明显的探究性特征。在这里,研究生所要探究的不一定是实践中刚刚涌现的新问题,还可以是书本上已经解决了的老问题。学生在教师引导下体验知识生产的过程,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社会科学研究各个环节的基本要求,从而更好地为日后参与科研创新提供经验借鉴与模式参考。对学生而言,尽管他们的“发现”可能与前人结论完全一致,并不一定产生真正意义上的创新成果,但与前沿对话的过程却有助于学生问题意识和理论思维的培育,让学生在读懂“知识的故事”过程中掌握创新的乐趣。除此之外,研究生本身的创新探究还有助于其发散性思维的训练和培养,能够更好地让学生摆脱对课堂、书本和教师的权威性依赖,养成独立思考、自主创新的学习习惯,在此基础上实现更大程度的思维训练与能力提升。
(二)研究生教育的基本模式
其一,“小规模、专题式”的课程设置。相较于“大教室、大课堂”的课程设置而言,研究生教育中的课程选课人数相对较少,课堂形式也更为灵活。一般而言,教师围绕本领域的重点和前沿问题将课程划分为若干专题,学生结合学习感想做课堂展示或报告,教师和学生以圆桌讨论和学术对话的形式加深对有关问题的理解。以笔者对复旦大学、南开大学、中山大学、厦门大学等10所“双一流”高校政治学、公共管理学相关专业的研究生课程调研为例,采取“专题式教学、学生自主性学习、课堂展示交流”方式开展教学的课程占比达84.5%。很多课程完全由教师主讲的课时占比不到10%,其余时间则大都采取专题研讨的方式进行。
其二,翻转课堂的广泛使用。翻转课堂是运用视频、网络等技术手段,颠倒传统学校“课上教师讲授、课后学生完成作业”模式的一种教学方式。在笔者的调研中,不少高校的研究生教育课堂都开始使用各类智能化学习平台。既有智能化学习平台大多包括视频、课件、在线讨论和教师答疑等模块,学生能同时选择多种手段以有效服务自身学习。在课前,学生可以提前观看由教师准备好的视频或图文教学资源,掌握本专题的主要问题。教师也可以利用互联网移动端平台发布课程通知、章节学习任务和学习材料,实时查看同学们的学习情况,并对同学们提出的问题进行反馈。在课上,教师结合先前预习阶段发现的问题,进行针对性辅导和解答。学生也能利用在线平台发送“弹幕”,与教师进行灵活互动。在课后,在线学习平台能辅助教师对学生的课堂状态和课程作业进行分析和总结,帮助教师及时调整教学重心,学生则可以利用“课程回看”模块辅助进行课后复习和查缺补漏。
其三,以研究报告、论文为主的考核手段。相较于以闭卷考试为主的考核方式,研究生教育中过程考核占比相对提升。在课前准备阶段,教师通过学习报告的形式考查学生对专题涉及基本理论的掌握程度,在课堂上教师则通过交流讨论过程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应变能力及辨析能力。这种将学生参与课程讨论、动手实践和完成研究作为考评环节的方式,意味着学生必须主动去尝试解决创新中所面临的问题,积极有效思考以学习更多新知识、新方法。
三
人工智能对传统研究生教育的“三重替代”
🌟认知升级,教育转型🌟 – 人工智能的革新力量正在重塑研究生教育格局。🚀通过其强大的协作能力,知识不再受限于单个个体或机构,而是能迅速、大规模地由机器生成和传播。📈跨界融合,打破传统边界,这不仅挑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也可能催生出全新的学习体验。💻集成智能,知识生产与传递的效率显著提升,但同时也对教育内容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更深度和广度的整合。🔍面对这样的变革,研究生教育不应被简单地视为“降维”或“替代”,而应积极拥抱并适应这一趋势,寻找创新的教学策略,以保持其核心价值和竞争力。🎓
(一)课堂替代
🌟人工智能赋能教育,高校课堂迈向个性化新时代🌟通过技术嵌入,高等教育正逐步摆脱传统模式束缚,走向更加灵活与个性化的学习环境。📚强大的在线知识库让教室边界变得模糊,从“大众授课”的空间转变为满足个体差异的私密空间,实现了真正的【智慧教室】转型。💻智能化平台将虚拟与现实无缝对接,不仅拓宽了学生的知识视野,还鼓励他们专注于兴趣领域的深度探索,实现精准学习。🌍这不仅是教育的进步,也是未来人才培养的重要趋势。🎓
🌟高校课堂转型!智慧网络开启新纪元🚀随着AI技术的革新,教育模式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学科知识传输,而是转变为一个包容性强、互动丰富的教学生态系统。💡知识不再是单向的,而是集体智慧在网状结构中的结晶,每个学生都成为知识创造和演进的重要一环。🤝智能研究生教育,群策群力,共创未来。云网技术的力量,让学生们如虎添翼,在虚拟空间中挖掘并掌握海量知识,打破了固定课堂的束缚。📚线上学习的时代已经到来,多元化教学空间呼之欲出,传统以知识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即将被创新所取代。🌟SEO优化提示:人工智能、教育转型、云网技术、群智协同、知识网络、在线学习、多元化教学
(二)教师替代
一方面,人工智能能够直接取代不少需要教师人力完成的工作。借助海量的数据支撑和强大的学习能力,人工智能在批改作业、制作课件、考试考核等工作中展现出强大的替代潜力,那些从事此类简单性工作的教师无疑将面临淘汰。同时,人工智能可以在海量信息收集和分析基础上进行操作,通过整个互联网世界中的知识集成,超越教师知识储备上的内在局限,直接承担起对学生进行知识传授的责任。人工智能还可以直接进入课堂教学中提高学习者感知和习得知识的能力,采用虚拟现实技术展示历史场景、地理场景、复杂数学曲线、可视化计算过程等,生成能实时与学生对话互动的虚拟教师等。
另一方面,人工智能重新塑造了研究生教育中的“教师-学生”关系。在传统教学方式下,教师发挥着知识技能传授的功能,在教育过程中处于中心地位,而学生则是知识的学习者。在智能时代,伴随着知识传播的工作可以被人工智能取代,实体教师的教育功能将侧重于知识的创新(科学研究)与应用(社会服务)。
(三)考评替代
🌟教育新时代来临:AI颠覆传统“流水线”模式🎓高等教育领域正经历一场深刻的革新,由以往的“标准化流水线生产”转向智能化评估的新纪元。🤖ChatGPT的崛起,以其集成海量知识的强大能力,对传统的考试方式构成了挑战,打破了刻板印象中的“产品检验”。无须人类辅助,研究人员已用ChatGPT成功应对了美国医师资格考试的严苛考验,其准确度令人咋舌。🎓沃顿商学院MBA课程也不再是AI的难题,它在运营管理课程上的优异表现,展现了强大的问题解决和案例分析能力。国内教师们也加入实验行列,ChatGPT在诸如“社区治理中外对比”、“生态治理的重要性”以及“公共行政理论演变”等复杂议题上展现出惊人的解答速度与精准性。📊这场教育革命预示着知识评估将更加全面、灵活,AI的智慧正逐步替代传统的标准化考试,为学生提供更个性化的学习体验。🎓未来教育,ChatGPT或许将成为无可忽视的一员。🔥
而在论文写作等更具创造性的领域之中,ChatGPT同样展现出对既有考评方式的强有力替代能力。一位来自北密歇根大学的哲学教授发现最好的课程论文是由ChatGPT完成的。该文章以“简洁的段落、恰当的举例和严谨的论据”超越了其他多数由人类写作的论文,而吸引了任课教师的关注。事实上,在教育大众化、研究生大规模扩招和就业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多重压力影响下,对学生的评价呈现“宽进宽出”的态势,相应的评价标准已有所降低。在此背景下,人工智能的产品所展现出对大部分研究成果的替代性力量,将对研究生教育中的学生自主性、探究性形成负面“捕获”与“收割”,最终在一定程度上对一些研究生教育的考评工作实现替代。
四
人工智能“非人化”特点与研究生教育“三重强化”可能
现阶段人工智能的“非人化”特点,注定其难以真正取代人类的思想逻辑、情感体验和经验阅历,“片汤式”的知识集成不意味着真正意义上的知识创新。高校要在了解其特点的基础上,借助新一代人工智能支撑研究生教育进一步发展。
(一) 现阶段人工智能的“非人化”特点
其一,人工智能在现实感知中面临内在局限。当我们在运用海量的数据训练人工智能的同时,机器很难完全感知数据生成背后复杂的政治社会影响因素,相反却可能因为数据集的自身缺陷而产生“知识偏见”。倘使别有用心者持续以此途径训练、设计人工智能,将给人类社会带来难以估量的影响。同时,尽管人工智能可以通过海量数据发现一些现象和规律,但是“片汤式”的知识集成不意味着真正意义上的知识创新。人工智能赋能研究性教育的本质仍然是利用数字技术对当下世界的再评估,这不能改变其内部的数据资源都来源于已知的现实。因而就这个意义而言,利用人工智能发现新现象、创造新实践,探索新规律,其始终都只是对已有世界的重复挖掘,而不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创新型探索。
其二,人工智能难以承担道德传授的责任。面对海量的人类文明资料,人工智能暂时还难以完全实现系统性梳理与思考,更无法直接从中实现人类社会纷繁复杂的道德判断。更为重要的是,人类的道德感并非是凭空而来或任何物质所堆砌的,而是来自对自我、他人和社会受到不公平的反应。缺乏实践经验和情感反思的人工智能将难以准确表述乃至真正理解人类价值观,更不可能真正替代人“认同”和“实践”伦理道德。这使目前还只能机械按程序行事的人工智能既无法肩负对国家和社会的“自觉意识”,也难以承接对专业和学生的“自主责任”,更无法出于某种社会共同价值而自觉开展道德传授和教育实践。
其三,人工智能缺乏人类情感体验的能力。在既有的师生互动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传递与表达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师的情绪和感情输出深刻影响着学生学习、科研与团队合作的方方面面。而这与人工智能本身只能进行简单的知识复刻,甚至错漏百出地机械陈述有着巨大区别。更为关键的是,人工智能既没有独立的自我意识,也暂时无法形成人类长期生活所形成的社会记忆和身体感受。因而很难替代教师与学生建立起基于相互理解和情感交流的人际关系,无法真正形成师生之间的信任和认同,最终也将影响研究生教育的实际效果。
(二)人工智能对研究生教育的“三重强化”
与此同时,要清楚的认识到人工智能具有的“三重强化”能力。
其一,人工智能有助于降低学习成本,推动学生学习方式的深刻变革。借助人工智能所拥有的图像和语言识别能力,学生有可能同时成为知识学习、知识运用和知识创造的主体。人工智能还可能帮助学生有效筛选所需的理论知识,实现对各类学习资源的整合与利用,避免重复学习造成的时间损耗与资源浪费。同时,人工智能所具有的大规模数据分析与知识挖掘的能力,还有可能帮助学生快速理解既有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而建构相关领域的知识网络,更好地形成对知识的有效学习。此外,这种方式也能更好地推动学生建立起对知识的意义性联系与反思性运用,通过理解来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切实提升其自身的高阶思维能力。
其二,人工智能有助于实现人类创新能力的充分释放。借助自身对数据进行海量集成、快速分析的内在优势,人工智能可能将人类从一般性事务工作中解放出来。例如,机器学习算法可以帮助分析数据、处理一般知识整理等等。这意味着通过“人—机”主体彼此密切协作和有效互动,人类有可能极大地破解个体经验与知识储备对学术创新造成的天然障碍,教师也得以更加关注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育与转化中。同时,通过将人工智能的计算能力与自身的理论想象和现实意识进行有效结合,学生将更有可能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更加高效、广泛地运用现有的一切知识,并使其服务于自身创新性成果的转化之中。更为重要的是,技术进步本身就意味着全新创新空间的诞生,以往求而不得甚至难以想象的应用场景会不断涌现,人类将有机会在更高层次上放飞自身的想象力,创造更为优质的创新成果。
其三,人工智能有助于学生个性化培育的有效提升。通过对种类繁多的数据资源进行汇聚,学生将有机会摆脱以“学”为主的传统教育模式束缚,转而以更加独立和积极的姿态参与教育实践活动。他们既能够结合自身兴趣爱好、能力结构和情感倾向,实现个性化的学习方案定制;也能够借助人工智能对学习中面临的问题进行实时分析与解答,提高知识掌握的整体效率;还有可能有效把握当下理论和实践发展中的前沿问题,实现学习活动的适应性调整。同时,人工智能也有助于发挥教师群体对学生的精细化指导功能,通过对学生学习风格、学习环境的精准捕捉,教师群体能够有效发现当下学生学习中所存在的相关问题,辅助教师寻找到其中的共同错误模式,以便后续教学活动的进一步调整。
五
智能时代研究生教育的未来走向
面对人工智能带来的新机遇、新挑战,高校要充分把握其正反两方面功能,优化教学环境,提高个性化、创新型培养水平。
(一)以“个性化”培养破解“普遍化”困境
人工智能并不能完全消除既有“大水漫灌”式教学的弊端。尽管其可能造就无数满足特定要求的“标准品”,但难以推出富有创造性的“优质品”。因而,面对智能时代普通教学所可能被替代的趋势,研究生教育要从“撒胡椒面”式的知识传授中解脱出来,将更多时间投入到学生创新素养的培育中。通过引导学生从被动式、表层化学习向合作式、深层次学习转换,更好培养其对复杂问题的批判性分析能力、面向海量知识的甄别能力和彼此协作开展创新的能力,为其后续对现实问题的创造性解决打下良好基础。
同时,教师也要充分利用人工智能技术的独特优势,更好地开展对学生的个性化服务与帮助。高校教师的身份定位与功能发挥也将面临由单一的知识传播者,向价值引领、协同创新、资源整合等多重身份组合调整。在人工智能的辅助下,教师可以通过感知教学环境和学生状态的变化,因地制宜激励和督促学生开展学习。人工智能自身也能够根据学生的知识背景、研究兴趣和学习薄弱环节,为学生推送适合自己的学习路径。未来随着技术的提高,这种个性化辅助培养功能还将更加精细化。例如通过人脸识别、语音识别、动作识别、情绪识别、眼球识别等技术监测学生的学习状态,辅助教师及时调整教学行为等。
(二)以“场景化”营造破解“虚拟化”倾向
智能时代呼唤与之相称的智慧化学习环境,这意味着高校既要储备相应的学习工具与资源。一方面,高校要在对教学环境进行整体规划的基础上,建立涵盖设备端、使用端、管理端和服务端的整体性智能系统架构,实现固定教室与云教学平台的完美融合。同时还要积极运用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等技术,把图像、视频、音频等数字信息并入现实空间,使学习者更加深入的感知学习对象,为学习者带来新的感受和体验。
另一方面,高校也要重视对人工智能内生风险的防控。随着人工智能的全方位渗透,学生很容易对模式的数字世界产生“精神依赖”与“思维惰性”。智能技术对个体偏好的灵敏感知更容易让学生其沉迷于“信息茧房”和“小圈子共识”的之中。因而,对学校和教师来说,要合理明确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边界,防止学生过度陷入人工智能中而难以自拔,防范课堂过度“虚拟化”给教育培养带来的潜在风险。同时,高校还要将对学生的社会化交往能力培养摆在更加中心的位置,激活实体性空间的积极作用,增加对社会场域的重视,避免人类陷入无穷无尽的信息“包围”中而无法自拔。
(三)以“思想性”引领超越“技术性”局限
智能时代,教师也本身要更具学习性、革新性,在学生创造思维的培育方面下功夫。对研究生教育而言,衡量其人才培养成功与否的标志绝非仅停留于学生知识积累之“量”的多寡,而更关乎其创新性思维之“质”的提升。因而,这就要求高校在运用人工智能取代简单性知识传递过程的同时,找回研究性大学“小规模、思想性”的课堂传统,将更多精力放到学生创造性、互动性解决问题的能力培育上。同时,教师也要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思维活动的积极性,通过讨论与交流、合作与探究、讲授与点评、分组完成任务、辩论与竞赛、调查与实践等多种手段实现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在日常的评估上,高校则需弱化总结性评估的功能,增加过程性的、嵌入式的形成性评估,并在此基础上实现大学生自我评价与发展。
同时,面对技术的引入给人类独立思考造成的挑战,有关方面要不断改进教育技术,使其更加契合人类伦理价值,做到可控、可靠、可信赖,实现技术理性与道德要求取向相一致。高校还需强化对教师队伍的学术伦理教育,发挥规范准则对教师行为的约束作用,从制度层面规避道德风险的产生。教师也要投入更多精力于学生思想和价值观的教育上,引导其理性看待人工智能“双刃剑”作用,在运用技术辅助学习科研的同时,始终彰显人的主体性作用。
六
结论与讨论
研究在梳理研究生教育基本特征和形式的基础上,对其在智能时代面临的风险挑战、潜在机遇和发展进路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需要看到,以ChatGPT为代表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展现出对研究生教育模式的强大替代潜力。作为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主要渠道,研究生教育在核心内涵上包括立足前沿的教学内容、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模式、面向实践的教学过程、科学探究的教学目标等维度。在教学模式上以专题式教育为主,并灵活运用翻转课堂等多种技术手段,课后以研究报告、论文为主进行考核。然而,人工智能所具有的综合、跨界、集成等特征,使机器自身源源不断地生产、传播知识成为可能,这也对传统研究生教育模式产生“三重替代”:在课堂形态上,高校课堂进一步“脱实向虚”,呈现“虚实结合”的运转形态;在教师功能上,既有不少需要教师人力完成的事务性工作将被取代,研究生教育中的“教师-学生”关系也将得到重塑;在考评方式上,人工智能对标准化、流程化考试和论文写作等均展现出强有力替代能力,这也将造成对学生自主性、探究性的负面“捕获”与“收割”。
但与此同时,现阶段人工智能的“非人化”特点,注定其难以真正取代人类的思想逻辑、情感体验和经验阅历,相反却有助于实现对研究生教育的“三重强化”:首先,人工智能有助于降低学习成本,推动学生学习方式的深刻变革;其次,人工智能有助于实现对人类创新能力的充分释放;再次,人工智能有助于学生个性化培育的有效提升。因而在智能时代,研究生教育的培养要更加强调对学生的个性化培养和思想性引领,通过营造虚实结合的教育场景实现学生综合素养提升,推动学生从知识传授层面的“合格品”向富有创新能力的“优秀品”转变。
必须看到,人工智能在研究生教育中的广泛应用仍需经历一个相对漫长的过程。一方面,ChatGPT所具备的分析能力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人工智能的应然前景,展现出“未来已来”的现实震撼。但另一方面,ChatGPT仍存在着或多或少的问题,例如有研究发现,ChatGPT在解决相对复杂的数学问题往往无能为力,时常“以一种听起来令人信服的方式混合了真相、错误和捏造”。除此之外,ChatGPT还可能加剧当前网络安全风险形势,有网络情报公司在暗网中已发现1500多条关于使用开发恶意软件、创建概念验证代码的参考资料,他们指出ChatGPT有可能把“把恶意软件、钓鱼攻击推向了规模化时代”。因而,教育者需要在把握正确价值方向的基础上,发挥人工智能本身的积极作用,有效防范其可能带来的潜在风险,推动研究生教育的发展进步。
来源:吴晓林,邢羿飞.知识复制抑或创新激发?人工智能(ChatGPT)对社科类研究生教育的挑战和机遇,《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2期。
精彩回顾
:
AI时代,掌握AI大模型第一手资讯!AI时代不落人后!
免费ChatGPT问答,办公、写作、生活好得力助手!
扫码右边公众号,驾驭AI生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