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Update:
1. Chat GPT连夜更新,官方发布可以检测文章是否是机器写作的检测器 。2. Nature, Science出版社发表新政策,表示不接受人工智能工具成为一篇研究论文的作者 ♀️。但是研究人员如果采用了人工智能工具辅助论文写作,应该在致谢中提及,因为它们不能作为共同作者为作品负责任。

Nature和Science出版社关于Chat GPT的最新声明

但是,不影响,
它作为一个知识型社交型辅助工具,在合理利用妥善参考的条件下,还是可以在科研生活中发挥很大的作用的 。
01措辞邮件/信息
适用人群:硕博士新生
☝ 有多少同学曾因为不知道如何措辞一封向教授要申请信的邮件,一个请假邮件,一个祝福短信,而瑟瑟发抖。原本这是些很简单没有标准答案的小事,但是社恐们打了又删,删了又打,抓耳挠腮 ,又不好意思问谁。Chat GPT可以完美解决这类生活问题,给出一个体面而不失礼貌的回复 ,拯救社恐于水火之中。
有一次师兄都问我,他现在的同事要离职了,该写点什么告别短信呢?无所谓,Chat GPT会出手

02科 普
适用人群:资深科研工作者
各位专业大佬们由于工作环境氛围长时间过于浓郁,所以当面向非专业大众沟通时不自觉会携带着很多误以为人人都知道的专业名词和固有逻辑。而Chat GPT可以模拟不同角色回答问题,例如向一个小女孩解释「光的波粒二象性」,甚至可以进一步让它带上幽默的语气,或者加上表情符号。
更重要的是,专业人士是可以降维检查Chat GPT解释的合理性的,不会在内容上出错。

03快速了解一个新材料/方法/行业
适用人群:多学科交叉领域工作者
合作是永恒的。
Chat GPT可以作为桥梁工具之一快速地对交叉领域有新的拓展,适用于非常初级阶段的了解,还可以追加问题,但是仅供参考,更深一步还是要去阅读综述和专业文献噢。
举个例子:
假如我是做量子点合成的,准备要跟一个做生物医学的课题组合作关于成像方面的课题。
提问:「量子点发光材料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
追加:「量子点发光材料在生物成像方面的优点和缺点」


04
语言润色✍️
适用人群:硕博士新生懂的都懂,复制粘贴,请求修改。
05
起 标 题
适用人群:所有
基于背后强大的数据库和算法,Chat GPT擅长押韵和起标题 ,比如上期提到的Perovskite主题诗歌,我大胆假设,就算是该领域科研第一名的课题组,也未必能在短时间内写出这么押的诗歌。

很多基金 申请都需要一个让评委一眼看了就响亮顺眼的标题,ERC基金还需要一个“有趣”的缩写代号,大家都绞尽脑汁起各种令人印象深刻的代号。
例如,最新发布的ERC Consolidator Grant 2022里物理组随便找几个标题和代号,这谁看了不说妙!

所以,合理运用Chat GPT辅助头脑风暴获取灵感,得到一个令人心动的标题和缩写,不比一个博士生好用? 我现场让它写了一个关于提高钙钛矿材料在太阳能电池应用中的稳定性的标题和缩写,
“SPARK”,还不错!


最后,再次提醒大家,
1. Chat GPT是基于过去的数据资料训练出来的,所以对于一些新兴内容和前沿知识(尤其是2021年以后的概念)需要谨慎参考。
2. 它引用的专业文献也不全可靠,有待自己考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