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博论文
最近,人工甜味剂阿斯巴甜的“致癌”疑云有了定调。7月14日,世界卫生组织旗下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等机构发布报告,将阿斯巴甜列为“对人类可能致癌”物质。同日,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对此回应称,这一标记并不意味着阿斯巴甜实际上与癌症有关。那含有阿斯巴甜的食品和饮料还能放心食用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对话国际甜味剂协会秘书长Frances Hunt-Wood以及癌症流行病学教授Paul Pharoah解答。 本周,美联储政策立场最为“鹰派”的官员之一詹姆斯·布拉德宣布辞职。在美联储本轮的加息周期中,布拉德是第一个公开喊出“加息75个基点”的官员。随着他的离职,美联储是否将“鸽声”渐强? 此外,随着摩根大通公布最新业绩,美股财报季正式拉开帷幕;马斯克成立人工智能公司xAI,与OpenAI竞争,而与此同时,美国监管机构开启对ChatGPT的首次正式调查;由于未能与代表影视制片公司利益的电影和电视制片人联盟达成新协议,好莱坞演员将60年来首次联合编剧罢工。 更多内容,尽在《一周国际财经》。 打开凤凰新闻,查看更多高清图片 世卫组织将阿斯巴甜归类为“可能致癌物”背后:风险证据有限,学界长期争议 争论不断的阿斯巴甜致癌事件有了最新进展。7月14日,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世界卫生组织(WHO,下称“世卫组织”)和粮食及农业组织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JECFA)公布评估报告,将阿斯巴甜归类为2B类“可能致癌物”,并重申每日允许摄入量依然是为40毫克/公斤体重。 这是IARC首次对阿斯巴甜进行评估,也是JECFA对其开展的第三次评估。尽管这一标签听起来令人震惊,但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在报告中前述机构强调了证据的“有限性”。 “在JECFA的结论中,考虑了动物和人类研究中的癌症风险证据,食用阿斯巴甜与人类癌症之间存在关联的证据并不令人信服。”世卫组织食品和营养标准和科学建议处处长Moez Sanaa表示,并强调未来需要开展更好的相关研究。也就是说,这项最新的报告意味着一些研究表明阿斯巴甜与癌症之间可能存在联系,但并非结论性的。 国际甜味剂协会秘书长Frances Hunt-Wood向《每日经济新闻》表示,“JECFA 在进行彻底、全面和科学严格的审查后,再次确认了阿斯巴甜的安全性。”7月15日凌晨,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也对这一报告作出回应,称将阿斯巴甜标记为“可能对人类致癌”,并不意味着阿斯巴甜实际上与癌症有关,FDA不同意IARC的结论。 上述机构的回应实际上也是围绕阿斯巴甜风险争议的一个缩影。一直以来,学界有关阿斯巴甜致癌的争议就喋喋不休,全球阿斯巴甜市场规模也因负面新闻等因素缩水。那么,将阿斯巴甜归类为“2B类可能致癌物”后,阿斯巴甜还能吃吗? 阿斯巴甜还能不能吃? 在众说纷纭中,一个焦点是,将阿斯巴甜归类为“2B类可能致癌物”到底意味着什么?阿斯巴甜还能吃吗? 据了解,世卫组织将可能致癌物分为4个大类别,但致癌性分级不等于致癌强度,分级依据是致癌证据的确凿程度。2B类可能致癌物的证据强度分类是4个级别中的第3级别,通常在人类癌症证据有限但不令人信服,或实验动物癌症证据令人信服时使用,但不能两者兼而有之。 而值得注意的是,报告中也多次援引了“有限证据”这一说法。IARC专项代理负责人Mary Schubauer-Berigan表示,尽管一些研究得出了一致的积极结果,但工作组得出的结论是,不能合理排除机会偏差和混杂因素,因此这些证据是有限的。“根据对小鼠和大鼠的一系列研究,实验动物中存在癌症的证据有限,也仅有有限的机制证据表明阿斯巴甜表现出致癌物的关键特征。”她这样说道。 洛杉矶非盈利机构Cedars Sinai医疗中心的癌症流行病学教授Paul Pharoah在接受每经记者采访时表示,“根据世卫组织对‘可能致癌’的定义,将阿斯巴甜归类为2B类是相当合理的。然而,致癌性的证据非常薄弱,我认为它不会对消费者产生任何影响。” 世卫组织食品和营养标准和科学建议处处长Moez Sanaa也表示,“JECFA的结论中,考虑了动物和人类研究中的癌症风险证据,食用阿斯巴甜与人类癌症之间存在关联的证据并不令人信服。我们需要开展更好的研究,在现有队列中进行更长时间的随访并重复开展饮食问卷调查。我们需要开展随机对照试验,包括与胰岛素调节、代谢综合症和糖尿病相关的机理途径的研究,特别是与致癌性相关的研究。” 这也意味着,目前仍然无法将阿斯巴甜与致癌之间划上等号。 报告称,每日允许摄入量依然是为40毫克/公斤体重。也就是说,若一罐减肥软饮料中含有200或300毫克阿斯巴甜,一位体重70千克的成人每天要饮用9~14罐以上才会超过每日允许摄入量。“即使是碳酸饮料的最大消费者一天消耗的量可能也只是这个量的一小部分。”Paul Pharoah向记者说道。 多个机构也先后对最新审查报告作出了回应。国际甜味剂协会秘书长Frances Hunt-Wood向每经记者表示,“JECFA 在进行彻底、全面和科学严格的审查后,再次确认了阿斯巴甜的安全性。与所有低热量/无热量甜味剂一样,阿斯巴甜作为均衡饮食的一部分,为消费者提供了减少糖摄入量的选择,这是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目标。” 15日凌晨,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对这一报告作出回应,称将阿斯巴甜标记为“可能对人类致癌”,并不意味着阿斯巴甜实际上与癌症有关,FDA不同意IARC的结论;7月14日,国际饮料协会发文称,这是人类每天可以安全摄入的阿斯巴甜含量,并不比芦荟和其他数百种物质的危害大,意味着目前含阿斯巴甜的食品和饮料是安全的;澳新食品标准局也在14日第一时间发布回应声明称,这对消费者是好消息,阿斯巴甜在当前食用水平下是安全的。 图片来源:每日经济新闻资料图 质疑声不断,或为代糖产品敲响警钟 实际上,机构间的不同回应也构成了阿斯巴甜风险长期争议漩涡的一个缩影。针对世卫组织的最新审查报告,学界有人认为,这可以为消费者敲响警钟,但也有人担心称这是一种“过度的风险交流”,可能会引起大众的恐慌。 在Paul Pharoah看来,“世卫组织的分类没有考虑到任何可能的风险有多大,工作组报告主要面向政策制定者而非公众。因此,我认为当他们的分类对公众没有重要影响时,他们不应该发布新闻稿,通过随之而来的所有宣传所能获得的只是不必要的焦虑。” 但科学倡导组织公共利益科学中心食品添加剂和补充剂首席科学家Thomas Galligan则表示,该声明应该“为消费者和FDA敲响警钟”。他认为,根据法规,食品添加剂带来的任何癌症风险都是不可接受的。 有关阿斯巴甜致癌的争议已经延续了很长一段时间。自80年代开始风靡全球以来,阿斯巴甜稳坐“甜味剂之王”之名多年。自1983年美国FDA批注允许配置软饮料后,阿斯巴甜就得到了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批准。据的国际协会卡路里控制委员会,全球约6000种产品中都含有阿斯巴甜。 早在1974年,FDA批准在某些食品和饮料中使用阿斯巴甜,但由于一些相互矛盾的研究、对其批准的反对以及对最初研究本身的质疑,该决定被搁置了几年。直到1981年,经过彻底调查后,FDA最终允许阿斯巴甜在干食品中上市。同年,JECFA确定了每日可接受摄入量的参数。 但此后,对阿斯巴甜的质疑声有加大之势。例如,2006年,欧洲拉马奇尼基金会的研究显示,实验鼠长期摄入每公斤体重100毫克的阿斯巴甜可引起多种癌症,包括淋巴细胞瘤、白血病、神经鞘瘤。但美国和欧盟委托有关机构审核评估了这项实验的原始数据后否认其结果,不认可阿斯巴甜有致癌作用。 2012年,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等机构的研究认为,每天饮用一杯以上含阿斯巴甜的无糖汽水的人会增加患白血病风险。但这项研究也存在很大争议,被认为没有确凿证据。 这些争议都对阿斯巴甜市场产生了影响。2022年的一项报告显示,美国阿斯巴甜品牌纽特拉甜在1985年的销售额超过7亿美元。但此后全球阿斯巴甜市场规模因负面新闻等因素缩水,纽特拉甜在2014年资产重组后退出阿斯巴甜市场。荷兰甜味剂公司、韩国大象株式会社等曾经的阿斯巴甜头部企业也在2006和2015年先后退出市场。 在米尔肯研究所公共卫生学院运动与营养科学系副教授Allis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