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辩
先讲观点,个人对ChatGPT的理解,大概就是老师还在教同学们学1 1=2的时候,一个叫ChatGPT的小朋友发现3 2-3也能等于2。 这个有点天赋的小朋友让老师眼前一亮,可以好好培养,以后也许可能是个学霸,注意是也许,不是一定。 在ChatGPT近期爆火前,其实早已体验过这款工具,确实智能化程度让人眼前一亮,相比其他所谓的人工智能工具,对问题的理解和回答,更加贴近人类的真实语境语义。 例如我问如何做一道鱼香肉丝,ChatGPT能按照12345的顺序列出来做菜步骤,这相比以往的人工智能工具,确实进步很多。 然后也尝试用ChatGPT写一篇文章,确实写出来了,语言逻辑也基本通顺,内容也基本吻合主题,如果当作一篇营销水文,基本也能用。 但当我提出要ChatGPT帮我写一篇针对某个主题的的学习心得时,ChatGPT给我的答案开始离谱了,通篇基本只是对这个主题进行一遍名词解释而已,假设真把ChatGPT给的学习心得拿去交了,估计别人会像看人工智障一样看我。 作为一个长期与领导、甲方、同事极限拉扯的资深社畜,就个人的实际工作需要来说,ChatGPT就是依托答辩。从接触过的领导、甲方、同事随便拉一个出来,基本都可以轻松把ChatGPT按在地上摩擦。 当你通宵达旦做的方案交付甲方,甲方用了不到5分钟翻完,然后默默的说一句,基本可以的,但是(注意甲方说但是了)还差点感觉,个人觉得还可以优化一下,你问甲方是哪些地方需要优化,甲方说我也说不清楚,但我相信你的实力,辛苦再完善一下。 快下班了,老板安排你今晚出一个明早要用的分析报告(老板临走时,还关心你不要搞太晚,早点休息,然后老板准时下班了),你又通宵达旦写完,第二天顶着熊猫眼交出报告,老板皱着眉看完,然后觉得你没有用心,写得不够透彻,你要透过现象看本质,从本质里找出核心痛点,那才是想要的东西。 同事安排任务,简单出一个策划框架,不用写太细,几句话说清楚就行,写完给同事,同事看完觉得你写的不够细,没把思路说清楚,需要再完善一下,你问具体怎么完善,同事说也不知道,你应该比较有经验,你看着办。 就问拿这些去给ChatGPT提需求,感觉ChatGPT的CPU烧了,都不知道在说什么。 你可能说,ChatGPT没法帮你改稿,但可以帮出底稿,然后再做修改,这不就帮你提高工作效率了吗? 别别别,求ChatGPT歇着吧,改一遍还不如自己新写一篇,还不如我自己写一篇。 现在的人工智能,让我想到了《三体》里的三体人,三体人是通过思想进行交流的,不需要通过表达交流,想就是做,做就是想,彼此不会有隐藏。但人类就不一样,人的想和做是两码事,做出来的事,并不意味着是想法,所以三体人看不懂三国演义。 所以,ChatGPT相对目前的其他人工智能说,算是一个有一定天赋的尖子生,如果好好培养,确实很有潜力。 但面对人的思想这个巨大变量,人工智能要学会判断,还需要走很长的路,就好比你去问ChatGPT,老板骂你一句笨蛋和女朋友骂你一句笨蛋,会是一个意思吗? 所以需要人重度参与的工作,人工智能想代替很难,能代替的已经在代替了,去工厂看流水线就一目了然。 不过随着ChatGPT的爆火,事情开始魔幻了。 《再不努力,ChatGPT将会代替90%人的工作》《以后开公司不用雇人,多买过几个智能AI就可以了》《ChatGPT写论文,查重率仅1%》《即将被ChatGPT取代的10大职业》······当看到这些标题时,个人觉得也就一些媒体营销号的口嗨文而已。 然而我大意了,没有闪,当朋友告诉我他们公司老板在用ChatGPT指导工作业务时,我惊了,但我又平静了。 感谢营销号的口嗨文,让老板领导看一眼就学会全新的工作方法了,所以一定要分享给员工下属,让他们学会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就如以往分享《不懂管理,你就干到死》、《必看!带团队3大思想法则》、《明白这个道理,才能干大事》此类营销文一样。 继续开头的例子,老师把自己班上有个叫ChatGPT的聪明学生,闲聊说给年级主任听,年级主任听完说给教导主任听,教导主任又说给校长听,然后校长一拍大腿,大喊一声:我们学校有一个天才,明年就让他去考大学! 想起一句话调侃股市的话,当买菜大妈都在讨论股票时,就该退场了。同理,当所有人都在讨论一件事,这件事已经失去本身价值了,更多仅仅是大家吹牛谈资而已,如果把别人的吹牛谈资信以为真,你不是搞笑就是搞事。 所以,你看点新闻、营销文就以为懂ChatGPT了? 你不懂,你完全不懂。 真正懂ChatGPT是资本,少看点营销文多去看看股市,懂得人已经开始直接跳过用人工智能搞事,人家直接搞钱,你还在地表层,别人已经飞升大气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