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润色的八种方法
第一项 注意论文应题文相符, 题名通顺、独特,不应空泛、笼统。 论文题目的确定,来自对论文主旨的高度概述和综合,它浓缩了论文所基于的主要方法和开展的核心工作。一篇论文的行文、数据分析等均应紧密围绕论文题目来开展,应题文相符。论文题名应恰当、独特,从题目中就能体现出本论文工作的主旨与核心。题目不应空泛、笼统,要与正文相呼应,题目过长(超过20个汉字)、过大(超出论述的主题,如“论旅游科学……”,大题小做)、过小(没有反映论文主旨,小题大做)、过旧(重复已有题目)与语句逻辑不通均应注意避免。 第二项 注意论文数据资料 应来源准确、翔实、充分。 一篇论文是否立论有据,其依托的就是来源准确而翔实的数据。数据资料来源务必交代清楚,不能使用“数据来源于相关文献”或“数据来源于相关统计年鉴”等模糊的话语。数据资料本身如果仍需要补充,甚至是陈旧贫乏,论文质量肯定会大打折扣。 第三项注意对文献应把握有度。 科学研究具有传承性,一篇论文对同领域文献的掌握和全面地梳理,反映了论文是否立足在相关领域创新的前沿。对于文献的把握有度,力求能全面系统,至少也要做到对本学科主流期刊近五六年主要研究文献的基本熟悉。 第四项 注意论文应具有逻辑结构,合理畅顺。 论文的撰写应注意上下文之间的逻辑关系,具有合理畅顺逻辑结构的论文其立意能够得到层层递进地表达,阅读起来也会感觉一气呵成。一篇条理不强、逻辑混乱的文章,基本上不会通过编辑部初审。 第五项 注意论文图表 应制作规范、美观,与行文紧密结合。 图表制作的规范、美观,会给通篇论文以良好的外在形式,通过这一好的形式,能充分发挥出文字所不能发挥的直观效果,为有效提升论文的研究内容及其价值服务。一篇论文的图表质量(包括图表的类型选择、图表的标识、字体、字号、清晰度、数字表达、比例尺与中英文标题、是否跨页排版等)如果给评审者的印象是规范美观、较为规范或者是还有待改进、问题较多,甚至是认为图表含义不清、制作粗劣,这些都会给论文评审造成截然不同的影响。好的图表同时也要与行文紧密结合,行文中应给出对应的图表位置标识。 第六项 注意论文应写作规范、 行文通顺,排版规范、美观。 作者应认真研读拟投稿期刊的征稿要求,严格按照其要求撰写稿件,文章的有机组成部分及其位置、不同段次顺序结构的编排、图表数量的限制与规范制作及其中英文标题的位置、字母与数学符号和公式的准确使用、文献的引用方法(顺序编码制与“著者,出版年”制不应混用)等应力求规范,符合拟投稿期刊的要求。在文字表述上也应力求行文通顺,叙述使用第三人称,简明确切。不同期刊,其全文排版格式会有一定的差异,在一篇论文写作完成之后,应将其按照拟投稿刊物的要求,排版规范、美观。无论如何,将自己最完美的“作品”呈现出来,会多少打动期刊编辑与评审专家的心,从而留下较高的“印象分”,以提高论文评阅的通过率。 第七项 注意参考文献注录项信息 应齐全,格式规范。 参考文献作为一篇论文最容易出错的“硬伤”部分,也是最容易被作者忽略的部分。不同期刊对论文、专著、报纸、报告、文集、学位论文、电子文献等的参考文献格式要求不尽相同,作者在投稿前应认真研读拟投稿期刊最新刊文或是其征稿简则,了解其参考文献的规范形式要求,仔细注意自己论文参考文献的作者、文献题名、来源期刊名、年份、卷(期)、页码等注录项信息是否齐全,作者人名、卷(期)、页码等信息不应疏漏,格式排版应与拟投稿期刊完全相同。只要稍下工夫,稍微细心与耐心一些就完全可以做到,这也是减少论文“硬伤”的重要环节,体现出作者良好、扎实、全面的科研基本功。 第八项注意投稿前应认真通读全文,做自己论文的第一个读者和“评审人”。 写作好了一篇论文之后,在投稿之前应认真地通读一下自己的论文,在将其交给编辑、专家评审之前应仔细地检查自己的“产品”,全面审视和发现自己论文中的错误和不足,尽可能消灭可能存在的语句不通、错字、别字,检查参考文献是否齐整、规范,是否出现图表跨页现象,全文排版是否美观、规范等等,反复修改、加工与润色,真正